12月30日,“‘一帶一路’與大西安建設”高端學術論壇在我校長安校區(qū)順利舉行。我校副校長游旭群、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曉峰出席會議并致辭。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教授,西安市發(fā)改委主任陳長春,中共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發(fā)奎,西安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楠,西安市社科院院長王作權、副院長張永強參加了論壇。論壇開幕式由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院長袁祖社教授主持,主旨報告分別由西安市社科院副院長高東新、我校社科處處長馬瑞映主持。
來自我校與清華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北京外國語大學、西北大學、陜西省社科院、橫渠書院、陜西華山國際工程集團等高校、科研機構和企事業(yè)單位的專家學者,圍繞“服務‘一帶一路’建設與大學的使命”“文化西安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創(chuàng)新”“‘一帶一路’的教育科技合作”“西安在‘一帶一路’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”“‘一帶一路’與大西安建設的行動策略”“‘一帶一路’與大西安的發(fā)展機遇”“‘一帶一路’與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”“文化大西安”“大西安建設的文化內涵與時代意義”等議題,以多學科交叉、跨界互動的視角,凝練大西安精神、共話大西安愿景、暢想新絲路前景,為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特別是大西安建設匯集新思想,碰撞新思路,貢獻新方案。
西安是華夏精神的故鄉(xiāng)。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原始起點,西安是華夏文明對外輻射的中心,也是外來文化與中華文化首先發(fā)生交流融合之地,代表著古代世界文化交融的頂峰。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、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、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認為,從文化視角來看,西安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資源儲量最豐富,文化底蘊最厚重的地區(qū),有著巨大的文化優(yōu)勢。世界格局正在發(fā)生變化,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已經成為必然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,文化自信是戰(zhàn)略性資源儲備。如何建設現(xiàn)代化的大西安,我們應該抓住機遇,樹立超前意識,在西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,以開放的姿態(tài)積極吸收外來優(yōu)秀文化,將西安優(yōu)秀的文化資本轉化為戰(zhàn)略性文化資源,適應國家歷史使命、時代責任的轉換。
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要求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,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,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。如何發(fā)揮高等教育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的基礎性、支撐性和引領性作用,顯得尤為重要。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韓震教授提出,西安作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最重要的節(jié)點城市,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高校集聚地之一,必須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的人文教育合作,謀劃建設“一帶一路”相關智庫。西安市社科院院長王作權認為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連接歷史與未來,我們應該發(fā)揮西安教育、科技優(yōu)勢,推進絲路國家教育、科技合作,以更好地溝通中國和世界。我校社科處處長馬瑞映以陜西師范大學服務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舉措和成果為例,強調大學應在科學研究、對外交流和智庫建設等方面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陜西師范大學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與中亞研究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主任李琪、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院長王欣、陜西華山國際工程集團總經理葉林濱、橫渠書院院長王政軍分別從絲路精神、文明互鑒、人文交流與培養(yǎng)復合型人才等方面給出了解答。
大西安建設,何為為“大”?如何在“一帶一路”背景下推進大西安建設?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院長袁祖社教授提出,“大西安”的“大”不應僅僅停留在地理和空間意義上的格局之“大”。“大西安”建設之“大”,應在城市規(guī)模、空間擴張、經濟增長、綜合實力增強的同時,重內涵、重品質、重合理空間布局、重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全面彰顯,重“風范之大,氣度之大,胸襟之大”。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戴暉、常永華、戴均、鄭家昊、高學強、司武林等與會代表紛紛從大西安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、國際化大都市建設、創(chuàng)新中心城市建設等方面,闡述了大西安建設的學理支持和建設思路。
本次“‘一帶一路’與大西安建設”高端學術論壇由我校和西安市社科院聯(lián)合主辦,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、西安市社會科學院——陜西師范大學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戰(zhàn)略合作研究基地共同承辦。本次論壇是在全面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,全省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的大背景下召開的,是貫徹落實陜西省委“五新”戰(zhàn)略,加快大西安建設步伐,努力實現(xiàn)大西安跨越式發(fā)展的重要舉措,是創(chuàng)新高校與政府智囊機構戰(zhàn)略合作模式的成功示范。